基地简介

发布者:经济与管理系发布时间:2021-04-01浏览次数:32

经济与管理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简介


      本项目为安徽省2020年立项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20rcsfjd26),旨在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大会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开展新商科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试验,在立德树人、专业建设、课堂教学革命、学习过程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质量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系列改革成果:

    将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建成新商科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打造经济与金融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一流教学团队,汇集各专业一流教学资源,建设新商科专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形成一系列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标志性、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辐射全省,使本科教学的核心地位得到全面巩固,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皖北地区乃至安徽省培养优质新商科人才。

   

1.建设目标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与模式正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学习方式,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管理模式频现,对传统的商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提高新商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发展、面向新时代产业改革与发展需求。

在人才培养规划上,注重专业间的融合,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

在课程建设上,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统筹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堂教学上,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一体”指第一课堂,“多元”指创新创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学生社区成长等第二课堂形式;

在实训平台上,打造“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创业园+企业创投基金”三位一体的创业孵化链,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2.建设思路

1)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为遵循,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群,修订完善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总体方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

2)完善院系层面教师评聘和管理机制。

将师德师风评价、课程思政融入度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前提;

将企业工作经历和创新创业成果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指标;

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

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强化多元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

3)构建人才培养内部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方面:细考核,重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分解商科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点,细化学生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核心经验和能力的考核点。以项目和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及专业能力提升。

教师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外聘企业导师、挂职锻炼和参与企业项目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建立学生学习指导交流服务体系。同时提高本科课程教学的水平,实现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提升,打造金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面:一方面整合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功能,结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学生能力培养需要的关键因素,结合各专业综合素质体系需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实验实训,科学合理规划实验实训室建设,同时能够满足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需要。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品质提升。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一流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共建产业学院,满足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创新型、复合型商科人才角色转变的需求。

(四)重点建设任务

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将习近平同志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内心、外化于学生自觉行动。

2.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全国本科教育会议精神和吴岩司长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着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对标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加快我系经济学、管理学一流学科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构建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等分类管理、分类发展机制;以现有的三个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构建以应用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3.建设高水平本科专业,提升教育学的学科水平

依托现有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基础,申报相关商科专业,打破专业壁垒,逐渐实现各专业的教学资源融通,打造高水平本科专业群。按照新商科建设的要求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重塑专业的人才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4.凸显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学生见习、实习一体化。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协同机制,“一体”指第一课堂,“多元”指创新创业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学生社区成长等第二课堂形式,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呼应。打造“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创业园+企业创投基金”三位一体的创业孵化链,提倡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5.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建立学生学习指导交流服务体系

以教育厅“双基”建设为突破口,以创设示范教研室为目标,凸显教研室在教学管理的基础地位。在教研室建立的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中心,服务教学,提升水平的总体宗旨。最终,实现教研室促进教学研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升、促进团队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6.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在课题申报、职称评审、考核评价、导师遴选等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和人才发展全过程,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以教研室和学科团队建设为平台,引导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实行基于问题、案例、项目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科学设计考核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国际合作育人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展“三起来一出去”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建成一批优质的商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8.构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

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建立智慧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题、慕课,根据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建设教学“金课”,打造教学“名师”。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有序有效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应用与管理。

9.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教学文化

加强经济与管理系质量文化建设,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明确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完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健全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