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食品工程系举办2024年6月第一期学术讲座

发布者: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85

  为丰富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学生课余生活,培养科研思维,2024年6月5日,我系食品工程教研室王俊钢教授、生物工程教研室于正阳、孟庆霖、桑娜四位教师在博学楼B404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我系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王俊钢从大学生为什么做科研、大学生做科研做什么、大学生如何做科研三个方面讲述《大学生如何做好科研》。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寻找科研突破点,同时建议学生在进行科研前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开展科学研究时要制定严谨的科研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总结科研结果时要学会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做到实事求是。

  于正阳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药物发现领域的革命性应用。AI技术通过分析庞大的生物医学数据集,能够识别出关键的药物靶点和生物标记物,从而加速新药的发现过程。同时,详细阐述了AI在药物研发中的三种主要应用: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和自动化实验,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药物筛选的效率,还增强了实验的准确性。他进一步讨论了AI如何利用基因组变异信息来支持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药物设计,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最后,对AI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利用AI技术,以期在医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造福人类健康。

  孟庆霖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动植物的起源过程中,由祖先了生活环境变化后,一些列适应性表型随之发生改变,其背后的遗传式样改成机制等。讲座,孟庆霖举例典型陆鼠沙滩鼠丽鱼、猴面花等最新研究案例,解释了祖先种与新种在生殖策略上的外在表型变化机制有三类型,分别是大效应突变型、中性效应突变型和多个微小效应突变型,以及其突变的基因组变化机制是多个突变区间呈团分布染色体组上,呈现显著的分布不均匀现象。

  桑娜从转基因植物概念和基因工程技术引出《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等,其性状主要为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等,让学生了解了基因工程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