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药’约夏乡,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团到十八里镇小怀村民族文化馆开展“三下乡”社会服务活动

发布者: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发布时间:2024-07-15浏览次数:83

  为宣传农村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增强乡村特色文化自信。7月14日,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药’约夏乡,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团队指导教师孟庆霖的带领下到亳州市十八里镇小怀村民族文化馆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留传统编织作品,传民族技艺结晶

  在文化馆蒋老师的讲解下,“‘药’约夏乡,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认真学习和记录中国农民先辈们利用竹子、高粱杆、麦杆等常见作物和植物,制作出方便耐用的盛物器皿、筛选工具、生活日用工具。促进团成员联系现代科技工艺技术下生产的相应物品和工具,深感华夏农民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但面对文化馆繁多的各种编织作品,与蒋老师讨论了怎样分类存放的策略,如按制作时期、工具用途、技艺风格来分类展出的方案。

  思先辈之艰苦朴素,扬中华之优秀品格

  促进团成员提出:“我国先前的农耕工具都有哪些”?蒋老师带领大家介绍了早年间农民用的雨靴,粉碎作物秸秆用的铡刀,耕地时套牛马用的笼头、耕斗等。促进团成员们都为先辈的艰苦耕种条件而备受激励,在当下的优越社会条件下,更应该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精神,弘扬华夏民族的优秀作风和品格。

  学古人榫卯结构,创当下发明新篇

  来到古人的木工展区,促进团成员被古人独特的榫卯结构所折服,不用一钉便将各类木料块组装在一起,称为常用的各类工具,如风箱、桌椅、保险箱、各类生产农具等。在蒋馆长的详细讲解下,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分条整理。同时,为文化馆在木工展区的文物展览和讲解给出一下建议,如先介绍我国榫卯结构的起源,典型发展转折点,以及鼎盛时期和衰落期,这样更容易让学习参观者记住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发展史。

  此次民族文化馆暑期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加深了高校与地方文化旅游业的了解和交流,促进了农村历史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下一代青年人对我国古人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学习决心,为祖国培养优秀青年和振兴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